医路所见---马来西亚之 真vs假 / 老vs少 中医
中医,在马来西亚属于缓慢发展中的医疗行业。是的,虽然华裔祖先及中华文化已在此扎根日久,但中医的发展在本国还是受到部分限制及进展缓慢。所幸2021年起,卫生部终于开始落实并推行中医执业者的注册手续,审核及认证合格中医者。另补充:卫生部-传统与辅助医学部规定,不可称中医医者为“医生”,以区别中与西医医者,一般可称之为“医师”。 至于真vs假中医,在我学医及执业的这数年里,也听过不同类型的马来西亚中医,ex:来自中国很厉害的中医...居家/在神庙/奇怪地点看诊、做治疗...墙上很多但是没听过/不受认可的文凭...最最最让我感到惊艳的是,居然可以每个人不同病证却都拿同一种药,Impressive! 虽然不管合不合格,有效最重要,对吗?!偏偏很多时候,“假医师”为了Impress你,也可能无所不用其极,结果“中药吃了肝肾损害”、“中医害死人”、“中医治疗没效果”。然后合格的中医者们(包括我),就无奈得为这些舆论买单,并用更多时间、力气为大家解惑。 怎么分辨?!看口碑、看文凭、看评论,都很难,毕竟现在是什么都可以造假的时代,但这些是“作证”,可供参考。口碑,一般都是经亲朋戚友介绍,尽量多询问不同层面、病情的人;文凭,以合格的大学文凭所颁发的文凭为主、现还可以卫生部传统与辅助医学部所颁发的文凭准;评论,尽量查看该医师是否有正规、完整的网页与介绍,而不是寥寥数字的字面形容,并查看其以往执业史。 另外很多人都认为“老医师”最有经验最佳,而摒弃“年轻医师”,这让悻悻学子执业后心拔凉拔凉的,哈哈哈哈哈哈。虽然,经验是需要时间累积,故而越老越丰富,但医学其实也很重视新颖知识,这就是“年轻医师”的优势!尤其中国中医学府,注重中西医结合知识教学,并以现代方法,更进一步了解中医。就比如学中医的我,还需要上解剖课、进手术室呢!X-ray、CT、MRI、Medical Report等,都是现在常用检查方法;西医对病情的理解与诊断,也可以成为中医的辩证、医治论据。